殡葬文化的变迁与艺术创意
发布时间:2019-05-08 15:09:24 浏览次数:次
中华民族历史悠久,幅员辽阔,民族众多,有璀璨的文化和优良的传统,殡葬文化源远流长,数万年前就有了一定的丧葬形式,相应也就产生了殡葬文化。
殡葬是人类的自然淘汰,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一种文明形式,是社会发展的产物,也是文明传统的组成部分。它受民族、地理条件、历史时期、社会制度和经济状况的制约。
我国殡葬事业的现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,殡葬的现代化是大势所趋。不仅要“古为今用、洋为中用”,而且要在殡葬改革的同时,积极进行殡葬文化的创新活动。
一、 殡葬习俗简史
中国古代的丧葬活动基本上是在宗族范围内进行的,丧礼的规定也因人们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而各有不同。在丧礼中的等级,即显示了死者的社会等级。所谓“生享富贵,死极哀荣”,这是中国人传统的也是最高的生死追求。
在殷商时代,重鬼神,肆行“隆丧厚葬”并大量使用人殉、人牲和车马陪葬,系出于崇尚鬼神的世界观,他们对鬼神的信仰已达到了非常狂热的程度。
随后的周朝,开始以“礼”规范殡葬制度,然而荒年时无法执行厚礼,便减省改良称为“杀礼”。 “礼”是规范生者的行为,鬼神观念在国家政治中已退居次要地位,所以不再提倡厚葬。
春秋以后,周王室衰落,各诸侯国自行称王,诸侯王都按照自己的喜好而大搞隆丧厚葬。到了战国时期,各诸侯国交战频繁,可是当时的隆丧厚葬似乎并未稍减,“陵墓”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也开始大修陵墓,将隆丧厚葬推向登峰造极。
西汉文帝开始推行“简丧薄葬”,汉武帝时已建国70余年,承文景之治休养生息的政策,天下大富,于是宗室有士公卿大夫以下,争相奢侈。以至汉武帝后期又开始流行隆丧厚葬。
东汉光武帝吸取西汉帝陵被盗掘的教训,一生都在提倡丧葬简约。然而到了朝代中期,民生富裕,又兴起隆丧厚葬的风气。东汉时有进步观念的思想家王充撰《论衡》,内谈薄葬、四讳、讥日、谴时、卜筮等文,详细叙述当时葬礼的忌讳,他也反对厚葬。然而东汉时代开始流行风水术,将丧礼结合风水,更加失去原始丧礼的纯朴意义。
魏晋南北朝三国时期由于名士们的厌世观加上数百年的动乱,对隆丧厚葬自然不会有兴趣,帝王及贵戚也都崇尚简约的殡葬仪式。
唐以后宋、明、清各朝代制礼逐步严密,国家开始直接干预殡葬。《大唐开元礼》是中国古代礼制的集大成,不仅规定了各级官员的行为准则,而且全面地干预人们的日常生活,尤其是殡葬礼仪。从此以后,殡葬礼仪便趋向制式化,各级官员必须严格地遵照国家规定的制度,按死者生前的官职,或死者子孙的官职办殡葬,违者必究。 “儒家精神”和“制式化”是唐以后殡葬的基本特征,并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唐朝中后期,韩愈打着复兴儒家传统公开反佛,此后,佛教愈益受到中国士人阶层的抵制而逐渐失势。北宋初年,宋太祖诏令“禁丧葬之家不得用道、释威仪及装束异色人物前引”,这是国家公开禁止道教和佛教参与丧事。当时官员都能守简丧薄葬的规定,但地方上的隆丧厚葬依旧相当严重。
明太祖朱元璋曾下诏:“古之丧礼,以哀戚为本,治丧之具,称家有无。近代以来,富者奢僭犯分,力不足者称贷财物,夸耀殡送;及有惑于风水,停柩经年,不行安葬。宜令中书省臣集议定制,颁行遵守,违者论罪。”可见当时加上风水观念的厚葬仪式相当泛滥。
清代大体继承了明代的这些规定,不过民间的风水说以及隆丧厚葬也相当严重,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,不到50年间,政府曾连下两诏出面予以纠正。
建国后,1956年4月27日,毛泽东等等151位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签名倡导身后实行,只留骨灰,不保留遗体、不建坟墓。它揭开了我国大规模的“以火葬为主要内容”的殡葬改革序幕,此后逐步在全国推行。
二、 现代殡葬文化理念
现代的殡葬文化建设必须抛弃“灵魂不灭”的观念,而代之以“精神永存”。“精神永存”是现代殡葬文化的核心内容。“灵魂不灭”局限于古人对死亡的认识,认为人是有灵魂的,人死后灵魂是活的,它会影响到活人的幸福安康,吉凶祸福和后世子孙的荣衰,其内容是唯心的,是封建迷信的表现。“精神永存”其内涵与“灵魂不灭”有本质的不同,人的一生,从社会学角度来说,就是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人不断的接受社会文化,同时也创造着社会文化。人死了,但他所创造的文化(精神形态或者物质形态的)还存在着,人死后留下的文化财富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。
绿色殡葬业具有新兴殡葬业文化的特质,需要建立一个包含观念文化、技术规范、发展模式、经济、政治、社会制度等多个层面的绿色殡葬业体系,实现殡葬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,使殡葬业文化与社会文化、生态文化、生态环境相协调,更是建设低碳社会的有力体现之一。同时更新改善殡葬业设备,节能减排。着重推广有利于环保的树葬、海葬、壁葬、花卉葬、立体安放等新型葬,减少我国原油与木材消耗,改善生态环境。
现代殡葬包括了殡葬服务的专业化、人性化和现代化。在殡葬业服务业的经营方面,需要引进现代企业制度,在国有殡葬业事业单位中实行企业化管理,政企分离,使之享有相应的用人自主权和经营自主权。拓宽殡葬业资金来源,使原有政府拨款为主转变为市场投资和市场融资为主。殡仪市场是有限的,而殡仪服务是无限的,如何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,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拓宽服务范围,增加服务项目上下功夫,做好一条龙服务,从而带动和激活许多服务内容,使殡葬业服务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。
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,自由竞争越充分的市场,商品的价格就越接近价值。殡葬业垄断不除,行业暴利不止,“死不起”的问题就会继续存在。国家应建立完善的殡葬业教育培训体系,要求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,学习相关法律法规,提高管理水平与从业素质。同时实施殡葬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,人人持证上岗,定期考核,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。
三、 陵园公墓的园林化
墓地园林化是随着墓葬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兴起。原始社会,人类没有生死观,将同类尸体弃之荒野。在我国古籍中对坟墓的解释,从“凡葬而无坟谓之墓”“墓而不坟”“不植树者称墓”可以看出,墓地的实际功能是埋葬死者,而周代以后“始筑坟墓,或种上树,以为墓的标志”说明“坟墓”已经具有了生命纪念意义。古代的公墓是指君候等贵族的墓地,如皇家陵园,“族墓”是传统平民墓 地的主要形式,同时也是现代墓地园林化的主要雏形。墓地发展受西方文化的影响,“族墓”开始向大规模公共墓 地转变,直到近几年来墓地园林化才真正发展。墓地园林化发展到现在除了基本的殡葬功能之外,还可成为园林艺术、建筑艺术、雕塑艺术和墓志铭艺术的荟萃地,成为先哲精神财富的展示地。
形式的创新。公园变公墓肯定不能简单地把公园变成传统的实体公墓,而是要把公园变成虚拟的新型公墓,骨灰埋葬在泥土里或撒在花丛中,公园的一草一木都能寄托亲人哀思。一座墓冢、一块石碑,不再是安葬和祭拜的地标,一棵树、一块绿地、一条长椅、一盏路灯、一池湖水、一弯小路都可以是灵魂安放之处,还可以配上一些别致、诗意的墓志铭。
管理的顶托。公园变公墓,绝不能全面放开,需要管理与服务的提升来调控,不因过度商业化让公园变味。城市中心的公园可以安放革命烈士、英雄人物、道德模范、著名人士等为国家和城市作出巨大贡献人士的墓。一般公园可根据公园容纳能力确定相应的范围。在服务上温馨备至,提供人性化服务,逝者所依的那棵树、那丛花、那块地、那池湖要“产权清晰”,有条件的要建立数据库,向逝者亲人公开信息。
文化的注入。墓连接逝者与生者,墓是逝者灵魂安息的地方,也是生者对逝者纪念与缅怀的场所。殡葬文化、祭祀文化都属于生命文化范畴。公园变公墓,将生者的文化与祭奠逝者的文化无缝对接,把公园变成延年益寿的健身场所、感悟人生及生命价值的教育场所。这就需要将公园的设施、环境植入更多文化元素。
四、 葬仪中的艺术元素
在葬仪中,人们常常在葬礼上摆放花卉。在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葬仪中,各种创意的花坛设计和布置已经成为一种现代殡葬文化的象征。最近,甚至有一家日本殡仪馆近日在广告里展示了一幅奇特的画面:用压花重塑的人体骨骼。这幅画面的标题是“生命无尽”,图中的造型是采用各种彩色的压花拼接成的。
因为“3月11日的地震和海啸在日本人的心灵上留下了创伤。生和死、希望和绝望、美丽和悲剧突然成为人们每日生活特别真实的部分,”东京一家广告机构的新闻稿写道,正是这家公司为殡仪馆创作了上述形象。“国家在处理这场前所未有的损失时,葬礼成了许多人面对的内心考验。”这家广告公司在最近的一次贸易展上首次发布了这个形象。该公司称,它的创作是为了对抗日本文化中的葬礼传统——“忧伤的事件突显黑白两色”。这家公司称其正致力于发起一种观念,以“转变这一传统,同时保持对死者的尊重”。
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、书画、诗歌中。古代的音乐,也就是礼乐,在孔子的改良传承后,最终起了一种教化作用。孔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“美”与“善”的统一。而孟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“仁”与“乐”的统一。总结起来说,儒家的艺术精神就是由一人修养而通于天下: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
在古代的殡葬文化中,就出现过葬乐、葬舞、以及诗歌的咏颂等葬仪形式。根据《乐记》记载,构成音乐的三要素是:诗、歌、舞。因此,在国学传承方面,从民乐中的古琴、古筝、马头琴、二胡、笙、箫,等等的乐曲文化中,创意出现代殡葬音乐,配乐诗朗诵,葬乐中的舞蹈等多种国学文化。也可以包容各种民族、宗教的葬乐。同时,在现代技术中,还有影像视频等方式。
音乐作为一种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方式,能帮助人们唤起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情感,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。例如听到活泼、轻快的音乐,能缓解人心里的苦闷忧郁,为让人提供发泄情绪的出口,使人变得积极、愉悦;而平和、舒缓的作品往往给人一种宁静、安详的感觉,让人感到舒适轻松,帮助遗属探索和发现内在自我,原本脆弱无助的心也变得坚强。通过聆听音乐,并理解有关音乐创作的背景来体验作品的丰富内涵,能更深层次的体会作品的创作意图,综合性地领会音乐所带来的内在享受,因此学会音乐鉴赏有助于情感健康发展,解除生理和心理上的疲惫和痛楚。
丧葬仪式与音乐文化研究涉及范围非常广泛,内涵极其复杂。世界各国各民族音乐文化,往往与其习俗礼仪存在密切的关系。“礼俗音乐”即指专用于各种礼仪习俗的音乐,例如婚丧嫁娶等人生的重要礼俗活动,都有专门的音乐、舞蹈乃至戏剧。本文即以中国古代礼俗音乐。
视频可以把人们带入到无限宏大的宇宙空间,也可以把人们带入到熟悉的自然,森林中,大海河流里,或者草原花朵中,让大自然的胸怀拥抱我们。
艺术精神也就是美学,美的精神,这是一条走不完的路。不仅是在人生的就开始,其过程中,还是在人生结束的时候。都应该充满艺术精神。因为,艺术精神是从人的生命根源流出来的。
五、 殡葬文化需要艺术创意
人文公园概念的提出,是具有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创意之举。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考克思纪念公园、洛杉矶的莱茵纪念公园和圣路易公园就是成功的范例。但是,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对待生死的科学态度,吸收他们殡葬文化中的优秀思想,并不是一味照搬,而是同时也在吸收传统国学文化的基础上,创意出符合现代殡葬文化的公墓园林。
现代殡葬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生态殡葬。而生态殡葬,例如树葬、花葬、壁葬、立体安放等,都有无限的创意空间。
在殡葬文化的创意中提倡真情的“创作美”。艺术创作要表达真实的感情。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,人是在高兴或悲愤的情况下才进行艺术创作。因此,顾名思义,“创作美”学就是以“创作美”为研究对象。“创作美”学的概念是指艺术创作给人带来的美的感受。必须准确的说不是美的享受。因为享受和感受有本质的区别,享受是舒服的感觉,而感受是思想的愉悦。殡葬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应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,不断“创作美”,创造美的感受。
下一篇:参加葬礼时,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